五月江南樱笋残,疏花吹尽绿漫漫。
雨来恰及梅黄候,春去犹余麦秀寒。
白日幽深茅屋静,野情萧散苎袍宽。
美人何处经时别,满耳新蝉独倚阑。
夏意。明代。文徵明。 五月江南樱笋残,疏花吹尽绿漫漫。雨来恰及梅黄候,春去犹余麦秀寒。白日幽深茅屋静,野情萧散苎袍宽。美人何处经时别,满耳新蝉独倚阑。
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 ...
文徵明。 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西斋秋感二十首 其十一。元代。方回。 钟动市声绝,夜禁严鞭笞。独许浮屠氏,铙呗恣□□。□□有病死,信巫不信医。既死又信佛,佛事殊不赀。儿女数欢戏,顿失哭泣悲。一家不若是,里巷讪笑之。高堂十七篇,岂不存丧仪。世事无一古,儒业偏独衰。
应州庙学释奠。元代。曹之谦。 夜色斋厨肃,秋风殿宇清。右文遭圣代,备礼引诸生。牢醴严三献,豆笾陈两楹。祭馀同饮福,旭日树头明。
枕上得句寄潜君升。宋代。胡仲参。 无奈蓬窗雪打声,梦魂才稳又还惊。枕食如许犹嫌冷,多少阎闾睡不成。
鹿泉成士王觉民颇有杜子美不彻之恼和东坡忆。宋代。王之道。 鹿泉居士身若槁,不惯看花梦颠倒。桐庐有客燕新错,妄托娇痴重伊恼。冻云垂地雪欲落,断雁叫群天尚早。一枝何处寄春来,便觉寒窗自华好。琼瑶万里眼界净,咫尺前村莫轻扫。留将青女伴孤芳,长向茅斋照衰老。先生才思老不进,寤寐池塘见春草。对花酌酒祝东君,烦把穷通问苍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