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春欲去归何处。怪底春无语。商量无计把春留。又见杜鹃啼血、蝶含愁。
落花飞絮多情绪。也欲随春去。阑干十二独徘徊。剩得青青满眼、是莓苔。
虞美人 送春。清代。沈善宝。 问春欲去归何处。怪底春无语。商量无计把春留。又见杜鹃啼血、蝶含愁。落花飞絮多情绪。也欲随春去。阑干十二独徘徊。剩得青青满眼、是莓苔。
沈善宝,字湘佩,钱塘人。吏部郎中武凌雪继室。有《鸿雪楼诗集》。 ...
沈善宝。 沈善宝,字湘佩,钱塘人。吏部郎中武凌雪继室。有《鸿雪楼诗集》。
上游参预寿二首 其二。宋代。程公许。 河流贯陕虢,底柱自中立。江水迸瞿唐,滟滪制其溢。岂此一拳多,云根閟奇质。桧柏相因依,烟霞老山泽。閟世纵坚久,于人果奚益。涨洪弥八埏,睨视如己溺。岩岩国嵩岱,万仞峙铁壁。只手障狂澜,九鼎奠磐石。我自不动心,深根而宁极。还归金泉山,采药鍊金液。
谢李公达惠诗再答。宋代。韩维。 功名无得得闲身,位列东朝愧汉臣。空性屡捞潭底月,浮名那记禁中春。知音罕遇忘言士,绝学常思过量人。莫取无心心外道,此心生处即为尘。
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二十一 泰素坛。元代。陈樵。 竹死烟寒树不荣,石坛千仞与云平。春来天上元无色,雨到人间方有声。梦入松风吹不断,诗如芳草剪还生。陶山北望飞霞散,夜半有时孤鹤鸣。
四时宫词 其一。元代。萨都剌。 御沟涨暖绿潺潺,风细时闻响佩环。芳草宫门金锁闭,柳花帘幕玉钩閒。梦回绣枕听黄鸟,困倚雕阑看白鹇。落尽海棠天不管,修眉惭恨锁春山。
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。宋代。苏辙。 西湖虽不到,甘井窃余凉。三伏罢饮酒,桂浆携一觞。冠者五六人,起舞互低昂。人生有离合,此欢未易忘。
天下之患,最不可为者,名为治平无事,而其实有不测之忧。坐观其变,而不为之所,则恐至於不可救;起而强为之,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。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,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,以求成大功;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,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。
天下治平,无故而发大难之端;吾发之,吾能收之,然后有辞於天下。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,使他人任其责,则天下之祸,必集於我。
晁错论。宋代。苏轼。 天下之患,最不可为者,名为治平无事,而其实有不测之忧。坐观其变,而不为之所,则恐至於不可救;起而强为之,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。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,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,以求成大功;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,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。 天下治平,无故而发大难之端;吾发之,吾能收之,然后有辞於天下。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,使他人任其责,则天下之祸,必集於我。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,谋弱山东之诸侯,山东诸侯并起,以诛错为名;而天子不以察,以错为之说。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,不知错有以取之也。 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昔禹之治水,凿龙门,决大河而放之海。方其功之未成也,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;惟能前知其当然,事至不惧,而徐为之图,是以得至於成功。 夫以七国之强,而骤削之,其为变,岂足怪哉?错不於此时捐其身,为天下当大难之冲,而制吴楚之命,乃为自全之计,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。且夫发七国之难者,谁乎?己欲求其名,安所逃其患。以自将之至危,与居守至安;己为难首,择其至安,而遣天子以其至危,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。 当此之时,虽无袁盎,错亦未免於祸。何者?己欲居守,而使人主自将。以情而言,天子固已难之矣,而重违其议。是以袁盎之说,得行於其间。使吴楚反,错已身任其危,日夜淬砺,东向而待之,使不至於累其君,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,虽有百盎,可得而间哉? 嗟夫!世之君子,欲求非常之功,则无务为自全之计。使错自将而讨吴楚,未必无功,惟其欲自固其身,而天子不悦。奸臣得以乘其隙,错之所以自全者,乃其所以自祸欤!